摘要:会议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
8月6日-8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物技术革命浪潮,生物产业已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高地。华东理工大学目前拥有生物工程A+学科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面向未来,学校将积极把握生物经济领域加速创新、塑造未来产业格局的黄金机遇期,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战略,围绕精细化工与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工程创新高地。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材料处处长陆寅介绍,上海正加快落实国家战略,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聚焦先进材料、消费品、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会长董树沛指出,生物反应器工程是生物制造的核心环节,对推动合成生物学成果产业化具有关键作用。他呼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上海合成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回顾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光辉探讨了微球核心材料在生物制药全链条创新中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分享了食养智慧驱动下“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此外,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教授曾安平,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魏东芝等专家分别就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工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生物制造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本次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酶工程、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生物材料与生物医药等方向进行了报告交流,来自清华大学等8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还设置博士后、研究生专场报告交流环节。
头图为会议现场国内股票配资资讯。校方供图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